我国5G商用牌照发放三周年 网络规模用户规模全球领先

来源:人民邮电报

2022年6月6日,是我国5G商用牌照发放三周年的日子。六六,寄托了信息通信行业对于5G的美好愿望。这些美好的愿望,在三年时间里也一个个闪亮实现。网络规模、用户规模全球领先,已建成5G基站超过160万个,占全球60%以上,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1亿户(来自工信部公布的截至5月底数据)。应用层面逐步渗透社会生活各领域,赋能千行百业,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次第花开,方兴未艾。

在赛事直播等方面,在北京2022年首个5G网络全覆盖的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上,“毫秒级低时延多视角切换”“8K VR超高清直播”等应用,为全球观众带来了精彩的观赛体验。在文旅方面,许多景区推出云直播、云观景等业务,还有5G网红打卡、5G AR景区游览等,给用户带来更加丰富的观景体验。在教育领域,涌现出一批5G空中课堂、5G虚拟实验室、5G云考场、5G智慧校园等典型应用。在信息消费领域,兴起5G云游戏、5G﹢4K/ 8K超高清直播与互动等休闲娱乐应用。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5G赋能智慧医疗的作用尤其明显,5G在急诊急救、远程诊断、健康管理等场景应用中成为战“疫”利器。

这些给经济社会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的5G产业应用,背后支撑的是遍布全国的海量5G基础设施。而海量的5G基站背后,中国铁塔承担了绝大部分需求任务,是名副其实的5G新基建“主力军”。三年来,中国铁塔强化与电信企业的5G联合规划,利用超过210万的已有站址资源共享改造,5G建设中97%以上站址通过共享实现,新建塔类项目超过25%利用社会杆塔资源满足,为行业节省大量投资,极大提升了经济社会效益,助力5G集约高效规模发展,目前仍以每天2600个基站的交付速度加快推进。中国铁塔与各家电信企业和产业链合作伙伴一起,筑牢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底座。

也许有人认为,建设5G基站不就是立个杆,把天线挂上去就行了。实际上,每个基站建设都涉及规划、审批、选址、施工、验收等全流程各项工作,每个环节都有大量的协调工作要做。光是进场施工,根据建设场景和建设需求不同,就要对接市政、园林、城管、电力公司、业主单位、居委会、住户等众多相关方。有的站点因各种原因,长达数年都未能协调下来进场建设,作为统筹牵头单位的铁塔公司的一线人员依然需要锲而不舍地沟通。

5G设备功率高、覆盖半径小,为了实现良好覆盖,站点密度更大,需要建设的量更大,而且电费开支高,给行业带来不小的投资压力,并且因业务场景更多发生在室内,楼面基站和室内基站比重大,对选址、业主协调带来更大挑战。

为充分利用公共资源,更经济高效地加快5G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铁塔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各级地方政府支持,推动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入规”“入法”,持续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已协同电信企业推动31个省(区、市)383个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文件,推动各省级政府出台建筑物移动通信基础设施规范,让5G基础设施与建筑物工程融合部署,406个市铁塔公司代表行业进驻当地政务大厅,加快通信建设项目审批,推动全国93%以上区县将5G站址纳入专项规划;促进各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高校、医院、景区等公共资源开放支持5G建设,以及简化审批手续、电费减免优惠,着力解决5G建设选址难、进场难、成本高等问题,努力降低场租、电费等社会性成本,解决了一大批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疑难站址问题。三年间,我国5G建设规模领先全球,政府政策支持非常重要,而铁塔公司作为政策支持与行业发展的“桥梁”,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铁塔还紧跟5G技术演进、电信企业建网策略调整,深化建设模式转型,在标准化产品之外,创新共享室分方案、极简电源配套、CRAN机房等产品,以更灵活的方式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积极打造“低成本、高效率、优服务”的综合竞争力,助力行业建设发展。(蒋水林 孙思)

率先实现乡镇5G全覆盖

中国铁塔助5G建设跑出“浙江速度”

截至2022年4月,中国铁塔协同浙江省三家电信运营商,累计建成5G基站12.16万个,承接了2.5亿平方米的5G室内覆盖任务,助力浙江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乡镇5G网络优质覆盖和行政村5G网络基本覆盖,成为全国5G建设速度最快的省份!

在5G建设跑出“浙江速度”的同时,5G建设的广度更是进一步延伸至无人岛。2022年2月28日,中国铁塔协同中国移动完成了浙江省舟山市柱子山无人岛基站的试运营,打造了浙江省首个通达5G信号的无人岛,标志着朱家尖蜈蚣峙码头至普陀山航线信号覆盖弱问题得到解决。据悉,浙江省2022年—2024年规划建设25个无人岛5G基站,今年总计完成了7个无人岛的5G基站建设。

在中国5G发牌三周年之际,中国铁塔在5G起步最早的浙江省,递交了一份亮眼的答卷,而基于共建共享实现的5G高效、经济、创新、统筹建设,无疑是解题的密码。

“加速器”

让5G建设更高效

中国5G建设跑出“浙江速度”绝不是偶然,因共建共享而生的中国铁塔为此引入了“加速器”。

截至目前,浙江铁塔已在全省建成近10万座通信基站站址,建成951个海岛站点、25653个农村站点、21762个山区站点;在浙江山区“26个加快发展县”,与电信企业协同建成2.3万个基站,助力消除城乡数字鸿沟。

在高效建设的背后,是共建共享有力打破了选址布点的“瓶颈”。众所周知,基站建设最大的难题是选址布点。5G使用高频段信号,传输距离大幅缩短,网络覆盖所需基站数量大幅增长,进一步增加了5G网络建设难度。

浙江铁塔在响应并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政策方面开展了积极的工作,包括推动基站“入规”“入法”;在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经济和信息化厅、通信管理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参与编写落实《建设工程配建5G移动通信基础设施技术标准》和《智慧灯杆建设技术规范》;积极落实浙江5G基站建设“一件事”改革等。这些工作有力解决了5G站址储备不足的问题,大幅提升了5G建设效率。比如,浙江铁塔落实5G基站建设“一件事”改革,配合开展流程穿越、优化和固化,推动基站常规审批时间从平均30个工作日压缩至8个工作日。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铁塔没有疑难站”更是浙江铁塔对全行业作出的庄重承诺。自成立以来,浙江铁塔将疑难站点攻坚作为体现自身价值的主要工作,持续开展疑难站点专项行动,为电信运营商解决一些从前没有办法解决的建站难题。据浙江铁塔副总经理麻文军介绍,自2015年以来,已经累计攻克7437个疑难站点,仅在2021年就攻克了824个历史疑难站点,赢得了客户的充分认可,三家运营商先后将历史疑难站点全量委托给浙江铁塔。

“省钱宝”

让5G建设更经济

在浙江铁塔的努力下,新建铁塔共享率从过去的20%快速提升至81.5%,相当于少建新塔6万座,减少土地占用3330亩,减少碳排放165万吨,实现了行业降本、政府增效、民生受益。

在5G网络建设中,由于5G基站密度大,组网成本相应更高。浙江铁塔立足存量站址的规模优势,持续深化5G共建共享。在新建地面5G站址中,25%以上利用社会资源建成,97%的5G基站在已有站址资源上通过共享改造实现,助力运营商节省建设投资70多亿元。

与此同时,由于5G基站能耗是传统基站的3倍,通信行业承受着巨大的用电成本压力。浙江铁塔协同行业,通过获取5G用电优惠、大力推进“转改直”、基站节能降耗等一系列措施,全力解决“用电贵”问题,全年累计可为客户节省电费超过6600万元。

统筹共享

开启“共建共享2.0”时代

在5G网络建设中,重大项目无疑是一大课题。高铁、地铁、大型场馆等大型网络覆盖项目不仅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还有业主对接频繁、项目风险大等难点。正如麻文军所说,如果说基础通信站址建设是“共建共享1.0”,那么统筹重大项目通信覆盖则开启了“共建共享2.0”时代。

浙江铁塔充分发挥大项目统筹建设优势,积极推进高铁、地铁、亚运场馆大型项目共建共享。先后投资12.5亿元,对已建6条、在建2条高铁线路进行移动公网建设,总覆盖里程达1141公里;在全省已实现19条地铁轨道5G网络全覆盖,总覆盖里程达400公里,高效提升了浙江轨道交通智能化水平,加快构建浙江“一小时交通圈”;承接三家运营商57个竞赛场馆、11个亚运村、31个训练场馆超过500万平方米室内通信网络建设任务,应用5G技术制定场馆覆盖建设方案,解决场馆人员密集、数据话务量集中等难点。

2022年新春伊始,全国第一条民营投资、浙江第一条5G公网覆盖高铁线路——杭绍台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杭绍台高铁行经丘陵、盆地等多种复杂地貌,穿过59条隧道,通信网络建设难度大。”浙江铁塔通信发展部大项目组长邱建辉介绍。为了找到铁路公网通信“多快好省”的解决方案,通过与电信企业、铁路运营方进行充分的研究探讨,浙江铁塔大项目团队首次在浙江省内高铁项目上提出非线性漏缆的POI合路共建方案,沿线288个宏站全部采取共建共享方式,在实现沿线网络信号全覆盖的同时,为客户节约各项费用超过3600万元。

统筹共享,也是科技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2019年,杭州铁塔接到了三家运营商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建设170个5G基站的需求。“在西湖景区管委会的支持下,我们通过共享将建设需求整合到128个。”杭州铁塔西湖办事处主任潘新楷介绍。杭州铁塔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的杆站资源,充分采用仿生树、路灯杆、监控杆等,使基站及配套设施深度融入景区环境,集中覆盖苏堤春晓、断桥残雪等主要景点,真正实现了“景中有塔,塔融于景”,成为全国解决景区环境与通信覆盖融合难题的建设样板。

“数字塔”

助力5G赋能千行百业

5G融合应用是促进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擎。变“通信塔”为“数字塔”,是中国铁塔助力5G赋能千行百业的高效举措。

浙江铁塔以“铁塔﹢5G﹢AI”,利用“塔、房、电、维、算法”等核心资源及智能分析能力,为国土、农林、环保、应急、水利等多个政府行业提供“铁塔视联”解决方案,广泛服务于监测预警、指挥调度、乡镇基层治理等多个数字化场景,服务于数字政府、数字治理,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利用“站得高、看得远”的“铁塔视联”资源优势,浙江铁塔积极服务于城市应急安全管理。2021年“烟花”台风期间,浙江铁塔快速调用江河湖库、海岸沿线、城市低洼处等1000多路高位视频监控,服务防汛抗台风实时指挥调度工作,省、市、县政府各级领导通过铁塔高位监控对现场险情进行了准确的分析研判。

依托中高点位基站挂载的空气质量采集设备和高清摄像头,浙江铁塔通过“智慧治气”平台,打造空气质量“最强大脑”。例如,绍兴柯桥利用114个智慧“天眼”织成监控网络,将全区16个镇(街道)露天焚烧闭环处置率从35%提高到98%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9.9%。(本报记者 姚春鸽)

典型案例

三年来,中国铁塔各省(区、市)分公司立足资源统筹优势,深化共享,集约建设,协同电信企业加快5G建设,涌现了一批典型案例。哪些是你亲眼见过或亲身参与过的?哪些又是你耳闻已久想点个赞的?

京张高铁5G网络全覆盖领先全球

2022年1月6日,北京冬奥列车暨高铁5G超高清演播室在京张高铁清河站上线。高铁、5G、超高清视频直播技术,三大中国“名片”合为一体,在全世界尚属首例。中国铁塔北京分公司、河北分公司,统筹三家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覆盖需求,实现京张高铁公网覆盖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开通”,助力京张高铁成为全球首条5G全覆盖的“智慧高铁”。京张高铁5G覆盖中的难点是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实现超高清视频的不间断传输,中国铁塔联合产业链创新研发了高频、低损耗漏缆,解决了5G信号在隧道内的传输难题,在全球属首例。

雄安新区“塔城融合”成为示范

按照未来之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中国铁塔河北雄安分公司积极对接城市规划建设,全面统筹各家电信企业通信建设需求,深化资源共享,经济高效推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为最大化减小通信建设对城市风貌的影响,提出了天线仓、融合塔等“塔城融合”创新方案,使通信基站与城市环境完美融合。截至目前,共完成5G宏基站建设项目1700余个,100%共建共享,实现了县城主要区域、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安新容城连接线、安新白洋淀景区、京雄高铁沿线、雄安站、容东片区、商务中心、郊野公园等重点区域的5G全覆盖。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与5G网络“原生相融”

2021年6月,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实现5G信号全覆盖。中国铁塔四川分公司统筹机场公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16座核心机房、284个4G/5G基站站点、13000个室内分布系统,信号覆盖机场跑道、航站楼、登机廊道等区域,以及地下室各个角落。从规划之初就融入建设方案的通信设施建设,让这座机场与5G信号“原生相融”。在天府国际机场建设指挥部的大力支持下,最大化实现设施共享。机场的照明设备为通信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提供了共享空间。铁塔公司建设的基站杆体也同样向机场开放,用于机场监控设施和专网设备挂载。据测算,通过最大化共建共享,较各家自建节约投资近30%。

港珠澳大桥5G覆盖妙用龙门架

闻名世界的港珠澳大桥跨越宽阔的伶仃洋海域,全长55公里,东接中国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中国澳门,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隧结合大桥。港珠澳大桥工程包含桥梁主体、隧道、人工岛三种覆盖场景,中国铁塔广东分公司克服了作业环境恶劣、大风、低温、水面反射等困难,高标准地提供了无线、室分、传输、电力和机房配套等专业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5G、4G建设未立一杆,100%共享大桥龙门架等现有设施资源,总体投资成本相比传统模式下降60%以上,建设周期大幅缩短。

河南、江苏等省委省政府开放办公区支持5G建设

2020年10月,河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新办公楼5G设备开通,中国铁塔河南分公司协同运营商完成河南省“四套班子”办公区域5G全覆盖。此外,江苏省委省政府无偿开放院内办公建筑,免场租、电费,倾力支持中国铁塔江苏分公司5G建设,树立低成本、高质量建设示范,为支持5G建设的政府部门点赞!(李扬)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天府国际机场 伶仃洋海域 雄安新区

推荐

直播更多》

关闭

资讯更多》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