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观察:晋宁区:福安村“拯救老屋” 留住乡愁

来源:昆明信息港


(相关资料图)

老屋作为村落的物质载体,是历史文化的沉淀,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以及古朴的生活。如何“拯救老屋”、留住乡愁?晋宁区晋城街道福安村开展了一场“拯救老屋”行动,让老屋在乡村振兴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福安村位于晋宁区晋城街道,形成于明代,原名黄土坡,明末战乱后,据“居之安、平为福”之意改为福安。村内有保存完整的36所老房子,其中有22所为完整的滇中“一颗印”结构传统民居,这些传统民居多为清代所建,结构采用“三间四耳”四合院布局,中间为一小天井,整体方方正正好似一颗印章,故称“一颗印”,2013年福安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传统古民居配合村落内的古井、古牌坊、古巷、古寺、古树“六古”元素,使福安整个村庄中心地带依旧保持传统风貌。早些年,随着村民陆续搬出了老房子,村里新房子越来越多、老房子却愈发破败了。

如何让老屋焕发生机?福安村自2016年开始“拯救老屋”行动,2019年被纳入昆明市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试验区建设项目,昔日无人问津的老屋一下子成了“香饽饽”。

福安村通过政校合作共建形式,以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试验区建设为载体,盘活流转闲置老屋,将村内闲置古民居、古建筑资产通过流转盘活打造成业态。

福安村通过古牌坊、古巷、古民居、古寺、古井、古树“六古”建设,体现福安村古村新韵,形成“福安古村”品牌效应。配合打造修缮豆腐坊、福禄坊、福绣坊、福安堂、福安村史馆、福照楼“福安六坊”,“六古六坊”成为福安村推动乡村旅游的助推器,发挥出文化展示、博物馆、高端餐饮、文旅商业“四大功能”。

福安村农户达成协议,由村集体出资对古民居进行保护性修缮后,十五年限期内免费租借,引入餐饮、民宿等经营业态。对自愿按照要求修缮古民居的村民,每所给予15万元的修缮补助,展示传承福安古村的文化脉象。

此外,福安村结合民居的整体布局,以“六坊”为中心,以“保持框架结构,颜色整体融合”的原则,对“六坊”周围古巷两侧民居外立面“穿衣戴帽”,做到村庄建筑颜色一致、协调美观。对核心区周边的巷道进行青石板铺设,配之与藤月季、百叶蔷薇爬墙点缀,佐之与大件石器、“东方红”拖拉机等老物件,打造独具特色的村庄微景观。同时,收集整理老民居历史故事,绘画上墙,体现福安村历史文化韵味。

福安村有花灯歌舞、刺绣、剪纸等传统文化和手工艺技能,为做好传统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福安村开展半乡学堂项目;在刺绣保护与市场化运营方面,开展天才妈妈项目,与妇女基金会达成合作意向。

人间烟火气,最能抚人心,福安村建设美丽乡村,拯救老屋,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烟火乡愁。(供稿:李秀芬)

关键词: 框架结构 传统文化

推荐

直播更多》

关闭

资讯更多》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