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未全开月未圆究竟是谁写的 花未全开月未圆和曾国藩有什么渊源?

来源:星际派

最近,“花未全开月未圆”这句诗因一个广告短片在网上“破圈”走红。那么,这句意外翻红的古诗究竟是谁写的?和曾国藩有什么渊源?

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时年55岁的宋代名臣、大书法家蔡襄在浙江任职。早春三月十三日,他侍奉母亲卢太夫人往吉祥院赏牡丹,游玩之余构思了一首七言绝句《十三日吉祥院探花》:“花未全开月未圆,看花待月思依然。明知花月无情物,若使多情更可怜。”两天后又手书此诗,这就是书法史上著名的《山堂诗帖》。

《十三日吉祥院探花》毫不雕饰、平易自然,前两句说:因为时节尚早,所以花未盛放;时逢农历十三,月也不如十五之夜那样圆满。不过即便如此,这景致已经很叫人依恋了。后两句转折:我也知道花、月都是无情之物,不过仍忍不住设想,假如它们能顺应人意,在人世的欢愉时刻恰到好处地奉上花好月圆的风景,那就更加值得怜爱了!看来,蔡襄已经理智地认识到人间难有完美无缺之事,不过从诗句淡淡的遗憾口吻中可以看出,他对圆满境界仍抱有良好的期盼。这是“花未全开月未圆”诗的本义,也就是它的“第一世”。

一首诗流行与否,除了取决于它自身的水准实力,常常还需要一点运气。虽然《十三日吉祥院探花》水平不错,还有蔡襄的书法加持,但在清代之前它始终没有“红”起来。直到晚清,命运的轮盘才终于将它转到了一位“铁粉”——曾国藩的面前。有意思的是,曾国藩只“粉”此诗的第一句,对其他三句从不提及。我们不禁要问,怎会如此呢?上文曾说,蔡襄诗后半段隐隐表达出对“不完美”的遗憾,曾国藩却持截然不同的人生之道——他不仅不求所谓“圆满”,反倒刻意“求阙”。一生注意防盈戒满的他,认为“花未全开月未圆”即是万事万物最理想的状态,因为一旦盈满,则必然走向亏虚。所以他大刀阔斧地宰割掉诗的后半段,仅保留符合心意的首句,用于书信、批牍之中,警醒身边人骄矜之气。

比如,曾国藩胞弟曾国荃醉心进取,在功业极盛时往往还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为此,曾国藩不得不经常写信规劝他:“弟弟你以为扩张才会生机强劲,而我以为收敛才能生机沉厚。我平日里很喜欢古人所说‘花未全开月未圆’七个字。我认为,珍惜福祉和确保长泰的方法,没有比这更精深的了。”又说,“对于弟弟你负责经营的保举、银钱、军械等事务,我常提醒你要加以节制,这也是本着‘花未全开月未圆’的道理。”

再如,曾国藩手下有一位猛将鲍超,因作战强悍,战必立功而声名鹊起。曾国藩认为,越是处于人生的顺境,越应该格外谦谨,于是写信提醒他,“我听说你的威名已经远播到京城,十分欣慰。希望你能常守‘花未全开,月未圆满’的戒律,丝毫不涉骄矜之气,那么名位就指日可待了。”后来,鲍超立下青阳之捷的战功,果然圣眷日隆,曾国藩又去信给他,“你已经到了威望极为隆盛的关头,承受着朝廷众多恩赐,更应当小心谨慎,谦而又谦,这才是载福之道。之前我曾用‘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劝告你,请务必牢记,千万不要忘却。”

总而言之,曾国藩从蔡襄的《十三日吉祥院探花》诗中拣出“花未全开月未圆”一句,并做了一番个性化的解读。他涤除诗中的被动感和缺憾意味,认为花未全开、月未圆满,这意味着事物还有继续发展变化的余地,是一种可以、而且应该主动争取的富有生机的人生境界。以曾国藩的声望地位,他的频繁引用无疑增加了“花未全开月未圆”的知名度。在他之后,齐白石老人有一方印章即篆“花未全开月未圆”七字,篆法洒脱随意。看来,白石老人不仅是曾国藩的半个同乡,很可能也是他的知心人呢。这可算作“花未全开月未圆”的第二世。

当代人对“花未全开月未圆”的认知基本遵循了曾国藩的那番宰割和改造,这导致了大众对蔡襄原诗面貌和意义的隔膜。“花未全开月未圆”经常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当今文艺作品中,但在使用它之前,了解此诗的来龙去脉和前世今生也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 北宋治平三年 花未全开月未圆 大书法家蔡襄 宋代名臣

推荐

直播更多》

关闭

资讯更多》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