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链延链补链 杭州高新区(滨江)十年创新制胜
杭州高新区(滨江)正进一步强链延链补链,全力打造视觉智能、网络通信、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链,持续完善以物联网产业园等产业平台和众多特色产业园、加速器、孵化器、众创空间等为载体,以“一区多园”机制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
近日,记者从杭州这十年·高新区(滨江)主题新闻发布会了解到,十年间,杭州高新区(滨江)坚定不移走好创新制胜之路,以不到浙江省千分之一的面积创造了全省2.8%的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高新区排名中站稳第一方阵。
这十年,杭州高新区(滨江)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488.0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022.6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5.5万元,上升到超39万元;创新指数、两化融合发展、亩均效益、创造力等综合指数继续领跑全省,构建了产业业态、城市形态、人才生态三态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系。
发布会上,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章登峰表示,杭州高新区(滨江)始终坚守“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初心使命,厚植创新创业生态优势,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先发制人、占得先机,实现了跨越赶超的高新速度。
数字产业生态呈跨越式发展
杭州旗捷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之初,核心团队加班加点,从研发到量产一次成功,仅用100天就推出了公司第一款重要产品,如今已成为工信部认定的新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
类似的企业成长故事,在杭州高新区(滨江)不胜枚举。当地坚持发展数字经济这一核心优势产业,打造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全产业链,输出整体解决方案赋能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首创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应用场景,成功培育了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数字经济领军企业。
章登峰表示,杭州高新区(滨江)牢牢树立了“数字滨江”示范标杆,成功打造了智能物联、智能制造、智能健康等标志性产业生态集群,成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高地和智能制造产业高地。
2021年,杭州高新区(滨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1596.2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始终保持在75%以上,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指数稳居全省第一;十年间新增上市公司39家,累计培育67家,位居全省第一。
根据杭州高新区(滨江)推出的《建设数字经济第一区行动计划(2022—2025)》,当地将大力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力争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超6000亿元。
具体而言,聚焦智能物联、智能制造、数字健康三大产业生态,杭州高新区(滨江)正进一步强链延链补链,全力打造视觉智能、网络通信、智能装备、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链,持续完善以物联网产业园等产业平台和众多特色产业园、加速器、孵化器、众创空间等为载体,以“一区多园”机制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
创新资源要素迸发“集聚效应”
今年7月,在浙江省科技创新大会上,杭州高新区(滨江)收获颇丰——辖区企业承担和参与的成果共获科学技术奖励29项。比如由浙江中控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完成的“城轨智能管控一体化软硬件关键技术及应用”,解决了轨道交通领域各专业联动控制难、高实时性难
题,实现综合管控一体化效率提升。
挖掘创新潜能,形成亮丽风景,集聚资源要素是关键。十年来,杭州高新区(滨江)不断完善创新体系,健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引导“链主型”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攻克关键技术,已搭建7条产业链,打造了18个创新联合体,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在10%左右。
截至目前,全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4148件,占全市的25.4%;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79件,为全省第一;全区获中国专利奖各类奖项7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6个,国家技术发明奖7件;市场主体总数近9万家,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44家,有效国高企数量从2012年的493家发展到2021年的1928家。
进入“十四五”,杭州高新区(滨江)着力打造“1+2+6+N”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落地超高灵敏极弱磁场和惯性测量装置重大基础设施;成立白马湖实验室和浙江省智能感知技术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北航杭州创新研究院等6个高能级产学研平台;持续释放56家省重点实验室和重点企业研究院、600余家省市研发中心的创新动能。
不久前,杭州高新区(滨江)出台《关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两链”深度融合的实施意见和若干措施》,提出未来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不少于3亿元,拓宽协同创新通道,力争打造10条重点子产业链、市级以上新型创新联合组织30家。
体制机制改革持续释放活力
今年4月,杭州高新区(滨江)发布《建设高能级战略平台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行动方案》,正式提出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尽管在全国综合实力排名前十的高新区中,杭州高新区(滨江)面积最小,区划面积仅72平方公里,但该园区凭创新改革持续释放发展活力,系统重塑变革成效显著。
十年间,杭州高新区(滨江)通过进行工业综合体、三产留用地集中开发等改革,以及成立滨富特别合作区、滨萧特别合作园等,打造“一区多园”,探索解决空间制约短板。特别合作园模式更是发挥国家高新区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先进制造大项目和产业链关键制造环节跨区域落地,推动跨区域产业共富示范迈上新台阶。
在杭州高新区(滨江)萧山特别合作园,由紫光股份有限公司投资的云尖信息总部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年产值可达70亿元。
在紫光股份董事长兼新华三集团首席执行官于英涛看来,特别合作园会增强杭州和浙江数字经济的“硬核制造”,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020年,杭州高新区(滨江)还成功被纳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2年来累计货物进出口总额1484.7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8.5亿美元,区块实际利用外资、税收收入总量位居全省前列。
十年间,杭州高新区(滨江)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获批5个国家级开放型试点、12项全国首创及30余项省市制度创新案例;成功创建数字服务、数字文化、知识产权服务、中医药服务四大国家级服务出口基地;商事制度一年一升级,“商事制度改革促进政务环境提升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通过国标委验收;在全省率先建设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迭代开展知识产权一件事、数据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举措。
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区长郑迪表示,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是杭州高新区自身不断发展、不断迭代的必然要求。未来十年,当地将继续秉持“主动报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理念,持续完善“1+X+N”产业政策扶持体系,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和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为企业打造更卓越的营商环境。(洪恒飞 江耘)
推荐
-
-
-
-
富满油田累计生产油气突破1000万吨大关 我国超深层油气迈入规模开发新阶段
10月9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富满油田累计生产油气突破1000万吨大关,其中原油867万吨、天然气16亿...
来源:科技日报 -
-
-
-
-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 成功将遥感三十六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9月26日21时3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
来源:科技日报 -
东南亚电商巨头大规模要求被裁员工赔偿电脑损伤 苹果电脑2500起
网传东南亚电商巨头 Shopee 公司大规模要求被裁员工赔偿电脑损伤,苹果电脑都是 2500 起,Shopee ...
来源:凤凰科技
直播更多》
-
加快转变依盈利结构 石油巨头“大手笔”布局新能源产业
随着油价不断高企,石油巨头可用资金增...
-
受捕蝇草对飞虫触碰刺激响应启发 科研人员让水凝胶做到“条件反射”
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加快转变依盈利结构 石油巨头“大手笔”布局新能源产业
随着油价不断高企,石油巨头可用资金增...
-
沈岳松轻稀土基整体蜂窝式烟气脱硝催化剂技术 获中国化工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
-
呵护未成年人向阳成长 记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检察主任梅玫
在重庆市大渡口区,知道梅玫这个名字的...
-
全球首次绘就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 覆盖世界“丝绸之路”
家蚕基因组研究有了数字字典。10月9日,...
资讯更多》
焦点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学家 发现调节植物生长的氮营养“开关”
- 首笔供应链投行ABS 近日在深交所成功发行
- 成功投产运营一周年 日照港集装箱码头交出亮丽答卷
- 俄罗斯秋明国立大学提出一种新方法 可将有机废物转化为环保生物炭
-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升至80.61分 高价值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3个月
-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河北为实体经济发展引入“金融活水”
- 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仪式 近日在北京国家植物园举行
- 中国石油集团组织专家 对兰州石化长庆乙烷制乙烯项目智能化工厂建设工作进行验收
- 罕见钻石“讲述”水的故事 地球660公里深处或存在矿物结合态水
- 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河南省发布大数据产业发展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