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到底造不造车?

来源:商业新知网

文/狗蛋分蛋

最近,私募基金大佬“林园投资”被坑的事儿在投资圈闹得沸沸扬扬。

作为国内老牌私募机构,林园投资眼光一向毒辣。从贵州茅台、云南白药,到“国民神药”片仔癀,林园看好的股票,大多成了后来赫赫有名的大牛股。


(相关资料图)

林园能踩雷,网友们觉得挺稀奇。

据林园投资表示,此次亏损主要是2021年参与了车企塞力斯的定增,当时定增价格为51.98元,而到了今年5月底,塞力斯股价跌至25.78元。

算下来,这次定增投资,林园亏了50%以上。

网友打趣,大A的新能源车水太深,私募大佬都把握不住。

其实林园对新能源汽车板块非常谨慎,投资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也只有塞力斯一家,而且投资塞力斯的主要原因,是这家车企背后站了另一位大佬:

华为。

2021年12月,华为与赛力斯联手推出了新能源车品牌“AITO问界”。

AI狗蛋觉得,可能林园投资塞力斯,是把宝压在了“华为造车”的概念上了,问题是谁也不知道:

华为到底造不造车?

1

今年2月初,问界M5车机系统升级,时任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CEO的余承东发了一条微博庆贺。

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微博下方的宣传海报里,悄悄加上了华为LOGO,还有熟悉的菊花标。

也许是受到余承东的鼓舞,之后的一个月里,问界官方对外宣传时骚操作不断,“HUAWEI AITO”“华为问界”等说法层出不穷。

华为董事会曾在2020年10月,发布一份由任正非签署的《华为不造车决议》,有效期限是3年。

今年,决议正好到期。

看到问界宣传上的变化,车圈一片沸腾,有人就说:

华为汽车即将破除封印,造车就在今年!

最疯狂的,还是已经买了问界新车的车主。

不少车主将原先“AITO问界”中的英文前缀抠了下来,换上了自己在淘宝买的“HUAWEI”标志,拍下照片骄傲地宣称自己是:

世界首批华为车主。

甚至有不少问界销售门店,也把车尾的赛力斯车标换成了华为车标,说是给车“注入灵魂 ”。

从官方宣传到车主,再到门店,仿佛华为造车已经变成了事实。

但是,这场“华为车主”的狂欢没过多久,一盆冷水就浇下来了。

愚人节的前一天,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亲自下场宣布,五年内“华为不造车”,并将严查滥用华为品牌的情况。

江湖传言,“HUAWEI问界”事发之后,任正非把余承东拉去小黑屋开了个会。

会后疑似余承东的账号,在华为内部论坛上留言:

这个时代变了,这只会让我们更加艰难!若干年后,大家都会看明白的!

有热心网友做了统计,这是华为第十次在公开场合宣布不造车。

按理说,华为高层已经表明不会造车了,外界应该不会有这么多关于“华为造车”的猜测。

但是,问界的表现确实优秀。

在华为品牌的背书下,问界品牌诞生后不到15个月就迎来了第10万辆车的下线。

新势力中,上个突破新能源车交付速度记录的极氪,达成10万销量,用了接近2年时间。

余承东也在问界第10万辆汽车下线时傲气的宣布:

问界是成长最快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没有之一。

有人说,在利益面前,承诺不过是小孩子玩的东西,更何况承诺的来源,只是一份内部文件。

所以外界也总是忍不住猜测:

问界的销量口碑这么好,华为真能忍住不造车?

2

按华为的说法,“华为不造车”指的是不造整车。

其实,华为很早就涉足智能汽车市场了。目前,华为造车已经形成三大模式:

零部件模式、HI模式、智选模式。

最初,华为更想做个零部件供应商,或者是造车方案的提供者。

大家都知道,华为在智能驾驶领域非常牛。

2013年,华为针对汽车推出了车载通信模块,2015年又拉上高通做了C-V2X标准化研究。

简单说,就是车联网。

类似于现在的地图导航,比如哪个车要变道了,哪个绿灯要变红了,在C-V2X框架下,系统都能快速反应,是智能驾驶的眼睛。

到后来,华为基于通信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将车联网向智能驾驶领域推进。

2016年华为和高通一起发起了“5G汽车联盟”,推广C-V2X框架,什么奥迪、宝马、戴姆勒皆在其中。

多年在技术上的深入和经验积累,客观来讲,在国内智能驾驶领域,能和华为掰手腕的只有百度。

而且更重要的是,相较于百度擅长的自动驾驶系统,华为更擅长做整车智能。

比如华为一辆汽车提供智能系统,它可以造车机设备,也可以拿出鸿蒙系统,甚至能拿出智能驾驶需要的外部雷达......

整合模式下,大大减少汽车智能化所需要的成本,当时有很多想要转型智能汽车的传统车企,非常吃这一套。

比如北汽的极狐阿尔法S 华为HI版,长安的阿维塔,就是在华为的HI模式下诞生的。

而智选车模式,则是在HI模式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不光为整车提供智能驾驶系统,华为本身也会深度参与到前期的车辆设计,后期的品牌运营、销售等层面。

比如塞力斯和华为合作的问界品牌。

智选模式的好处是,与华为合作的车企,只需要拥有汽车的制造能力、三电架构,自己当个甩手掌柜,就能实现车辆量产。

但坏处也是如此,如果车主一上车,在驾驶舱感受到的一切都来自华为,就算没有华为的车标,估计心底也会默认这是华为的汽车。

有多少车企能够接受,自己变成一个汽车品牌的代工厂?

3

3月27日,广汽集团发布了一则公告:

原本由广汽埃安与华为联合开发的AH8项目,现在变更为由广汽埃安自主开发。

简单来说,广汽与华为的HI模式,正式宣告“分手”

最近网传北汽极狐的一位高层,也在内部会议上表达了对华为的不满:

我们跟华为合作了这么多年,华为得到了很大的声量,我们得到了什么?

当华为造车模式正式实践之后,老牌车企开始担心,与华为深度合作,会丢掉灵魂。

更有甚者,觉得和华为合作,未来丢掉将不仅是灵魂,还有市场的主导地位。

万一华为将来自己造车,合作车企还能得到华为的最新技术吗?未来合作诞生的“干儿子”,又该如何与华为的“亲儿子”竞争?

华为目前的三种造车模式,实际上就是建立在和其他车企没有竞争的基础上。

只要华为不造车,这种竞争就不存在。所以,华为对外态度上也是非常坚决,就是不造车。

当然,如果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华为还有一条路可以走:

亲自造车。

但是造车实在是太烧钱,用蔚来汽车CEO李斌话来讲:

一家电动车企业走到量产至少需要200亿元。

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三家中,蔚来从2016年开始造车至今,累计亏损已超过700亿元,小鹏累计亏损也在200亿以上。

就算是销量、成本控制做得最好的理想,累计亏损也超过50亿元。

根据华为2022年财报显示,去年全年华为的净现金为1763亿元,同比下滑26.9%。

乍一看现金还算充裕,但是对于一家拥有近20万员工,技术研发投入过千亿的企业来说,这个现金储备量这个真不算多。

而且近年来,外部欧美国家视华为为眼中钉,屡屡下绊使坏,从经营面上看,华为的情况不乐观。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场已经接近饱和。

6月9日的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上,长安、广汽、奇瑞等车企董事长一致认为:

到2030年市场可能仅剩5家主流车企,甚至不满5家。

就连华为“造车派”大佬余承东也是直言,未来头部车企年产量不达到 500 万或 1000 万台以上,将很难立足。

如果华为在这时入场造车,能否活下来都是未知数。

4

就在任正非宣布“5年不造车”的两个月后,最近,网上又传来消息:

华为单独收购了问界品牌的商标。

车圈再次炸锅,难道华为这次是真的要用“问界”造车了?

华为方面光速回应:

华为不单独造车,和车企一起造好车的目标没有变化。

但是在网友看来,回应不痛不痒,疑惑并没有解除。

AI狗蛋觉得,华为未来有可能收购那些成熟的车厂。

就像之前被辟谣的,收购塞力斯母公司小康股份、收购北汽极狐一样。

现在新能源车行业这么卷,未来有哪家新势力卷不动了,准备退场的时候,华为可以直接去抄个底。

这样一来,华为不用建厂,就可以把自己在与其他车企合作时积攒的经验,直接用到新车上。

另一边,余承东也不用遮遮掩掩,直接用华为品牌口碑,进一步发挥自己的“大嘴”营销优势。

比起华为到底造不造车,狗蛋比较好奇的是,华为到底什么时候宣布造车。

这将是车圈的第二大谜团。

关键词:

推荐

直播更多》

关闭

资讯更多》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