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宁区宝峰街道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五大模式”

来源:昆明信息港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保障。晋宁区宝峰街道把破解村级集体经济增收难题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利用壮大集体经济“五大模式”,有力有序推动村集体经济健康稳步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酸水塘的清鱼塘。

三产融合共发展,科技赋能搞创新

宝峰街道清水河村引进云南艾蔷薇园艺有限公司党支部入驻,在清水河建盖科技小院,建立农业科研人才库,将科学的农业种植技术送到农民的田间地头。此外,清水河在以科技之花为第一产业的基础上,结合玫瑰花深加工、乡村文艺演出以及后期的民宿等多产业发展来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清水河村仅2021年的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租金就已从3.1万元/年提高至8.1万元/年。酸水塘村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已经举办多次徒步生态文化旅游及垂钓项目,收入可观。下一步,酸水塘将借助晋宁区高原特色体育运动发展的契机,以高原特色体育健身为主导,打造一条文、农、旅融合发展的高原特色体育产业发展之路。

图为海龙村自产瓶装水。

自主经营谋良策,综合服务搞创收

海龙村尝试自主经营,依法依规以村集体名义成立云南龙孜商贸有限公司,依靠上级补助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50万元开展桶装水、矿泉水生产销售,一年保底收入7.2万元。此外,在街道的扶持下,海龙村又做起了“清洁生意”,承揽了宝峰辖区公厕吸粪的重任,再次为村集体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同时,为了让资源利用最大化,海龙村下一步将做上“回收生意”和“租赁生意”,无偿回收辖区所有的花杆、秸秆制作售卖腐殖土,并发展车辆的出租等工作,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

科技小院。

示范带动齐推进,开发土地搞增值

引进云天化集团、区国资公司两家龙头企业,在宝峰街道昌家营、韩家营、上方古城、中和铺4个村委会流转土地约2400亩,用于建设高标准大棚,实施现代花卉产业示范园建设。项目的实施从土地租金、企业用工、物流运转等方面增加辖区村集体及农民收入,并对晋宁花卉产业发展形成积极的示范作用和带动效应,对加快推进宝峰花卉产业绿色种植提升改造具有重大意义。

开发资源走新路,因地制宜搞经济

青龙村靠着较为丰富的林地资源,每年都有大量的野生菌产出,由于传统的“放养式”拾菌,容易破坏特有的土壤及植被条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青龙村党总支班子外出学习后立即拍板决定开启“包山拾菌”。2021年,青龙村党组织将2193.73亩山林承包给本村村民,为村集体创收约31.7万元,前卫村、宝峰村也纷纷借鉴经验,开始“包山拾菌”,为村集体经济提供了创收“新动能”。

清水河村一角。

抱团集中拓思路,盘活资源搞发展

晋宁宝峰街道小河口村、青龙村、宝峰村、原本为集体经济“薄弱村”。在2021年得到上级部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资金扶持后,三个村党组织书记便立刻与上方新街、清水河等村党组织书记碰头协商如何抱团发展,并报街道审核,街道同意由上方新街、前卫村、挖矿坡村、酸水塘村、清水河、小河口村、青龙村、宝峰村8个村注资650万元在宝峰街道集镇进行农贸市场建设。目前项目正在加速推进,并在建设初期已有多方咨询农贸市场出租情况,待项目建成后,将由项目注资村进行直接管理,打造宝峰街道特色产品展示中心,开发线上+线下销售模式,预计会给注资各村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下一步,宝峰街道将继续把扶持发展村集体经济工作,纳入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稳步推进已有项目建设,拓宽发展思路,创造各村多举措并发展的壮大村集体经济新格局。(供稿:通讯员宋秋敏)

关键词: 集体经济 清水河村 小河口村

推荐

直播更多》

关闭

资讯更多》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