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科学家 研制出可替代氧化铟锡的有机光伏透明电极材料
与以硅为代表的无机半导体材料相比,有机半导体具有成本低、材料多样、功能可调、可柔性印刷制备等诸多优点,这使得有机光伏可突破“硅光伏”的诸多局限。但有机光伏要想顺利走向市场,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那便是要研制出可适用于高性能有机光伏器件的透明电极材料。
近日,东华大学先进低维材料中心特聘研究员唐正课题组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他们的一项研究成果——一种全新的逐层沉积工艺制备的透明导电薄膜材料,并明确了薄膜的导电机制。使用该薄膜材料作有机光伏器件的阴极,实现了光伏器件的“免氧化铟锡(ITO)”,推动了有机光伏的市场化。
寻找可替代氧化铟锡的透明电极材料
目前,有机光伏器件的正面一般采用具有高透光性的透明电极材料,以保证光线能够高效的进入器件内部,并通过这种材料进行高效的光电转换。同时,该材料还必须具备高导电率,以实现光转化的电流以最低的损耗从光伏器件中导出。
ITO是有机光伏器件最常用的透明电极材料,具有高导电率、低光学吸收率、高表面平整度等显著优点,但铟元素是稀有金属,地壳分布量小且分布较为分散,价格昂贵。ITO的使用会大幅提高有机光伏器件的制造成本。更重要的是,全球铟元素的预估储量无法满足有机光伏器件大规模工业化发展的要求。
因此,寻找ITO的替代品就成为有机光伏迈向市场的关键之一。
常见的ITO的替代材料,如氟掺杂的氧化锡(FTO)、铝掺杂的氧化锌(AZO)等透明电极材料,光学吸收率高、光透过率较差,严重限制了有机光伏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而纳米金属网格、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新兴透明电极材料的表面粗糙度高,导致沉积在电极之上的吸光薄膜质量较差,从而难以用于构建高性能有机光伏器件。还有许多其他透明材料虽然具有理想的导电率,但是因为薄膜厚度问题,电阻过大,同样不适用于有机光伏器件。
有机光伏器件的透明电极材料需要具有高透光性、高导电性、低表面粗糙度、低使用成本等特点。“此外,其还需要具有和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电子结构相匹配的表面功函数。”唐正补充道,“这个表面功函数是决定光转化的电荷能否高效地从有机半导体材料中转移到电极,从而转移到外电路中的关键。”
氧化锌一直被研究者们认为是可替代ITO的非常理想的透明电极材料。在自然状态下,氧化锌具有N型导电性,且具有较低的功函数,和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电子结构匹配性好;同时,溶液法制备的氧化锌薄膜具有极高的可见光和近红外光的光透过率,材料及制备的成本也非常低。但极低的导电率,严重限制了氧化锌作为透明电极薄膜在有机光伏器件上的应用。
让导电率极低的氧化锌持续高效导电
在早期研究中,一般通过元素掺杂,如铝掺杂、镓掺杂、硼掺杂或氟掺杂,来提高氧化锌的导电率。但元素掺杂不仅降低了氧化锌薄膜的透光率,也会影响有机光伏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在有机光伏器件的实际使用中,元素掺杂的氧化锌并未得到广泛使用。
“我们所要解决的难题就是:如何让原本导电率极低的氧化锌保持持续高效的导电率。”唐正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基于紫外光掺杂技术,唐正课题组创新性开发了一种不需要元素掺杂,便可大幅提高氧化锌导电率的策略。
虽然“紫外光掺杂可提高氧化锌的导电率”在此前已有文献报道过,但是其导电率提升幅度有限,掺杂后的氧化锌依然无法用作有机光伏器件的透明薄膜电极。
基于溶胶—凝胶技术,唐正课题组通过多次逐层沉积工艺,制备多层薄膜,来提高氧化锌薄膜中的氧空位的浓度,从而大幅提高紫外光掺杂的效率,成功将紫外光掺杂后的氧化锌的导电率提高到了500西门子/厘米,比早期研究报道的紫外掺杂的氧化锌薄膜的导电率高了2—5倍。
“简单来说,氧化锌吸收紫外光后会产生电荷,电荷越多,导电性越高。随着紫外光的消失,电荷也逐渐消失。氧空位的作用就是让氧化锌产生更多的电荷,并保证电荷不会消失,成为一个持续拥有电荷的导体。”唐正解释道,逐层沉积法的目的便是通过逐层增加氧化锌薄膜的厚度,提高氧空位的浓度,实现氧化锌导电率的提高。
和早期研究结果不同,逐层沉积工艺制备出的紫外光掺杂氧化锌薄膜的表面功函数低、表面粗糙度低,同时,薄膜厚度可以简单的通过提高氧化锌薄膜的沉积次数来得到提升,实现了高性能有机光伏器件透明电极材料所需要具备的技术要求。
由于逐层沉积工艺制备出的紫外掺杂氧化锌薄膜还具有紫外屏蔽作用,这相当于给有机光伏器件擦了一层“防晒霜”。相对于基于ITO的器件,其展示出了更加优异的器件使用寿命。
“这也是我们研究的意外之喜。”唐正笑着说道。
未来光伏技术将开辟全新应用领域
“进一步提高氧化锌的导电率是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方向。”唐正说,目前,逐层沉积工艺制备的紫外光掺杂氧化锌薄膜的导电率,可以满足构建实验室尺度的有机光伏器件。要实现有机光伏器件大规模工业化,其透明电极薄膜的导电率当然是越高越好。
据介绍,唐正课题组制备的紫外光氧化锌薄膜的最大尺寸可达5×5厘米。未来,通过使用狭缝挤压涂布法等工业化兼容的薄膜沉积法,制备具有更大面积的逐层沉积的紫外光掺杂氧化锌薄膜或将助推有机光伏市场化进程。
不久的将来,有机光伏技术不仅可以与传统的“硅光伏”技术形成应用互补,同时也会开辟光伏技术全新的应用领域。例如,有机光伏器件可以在弱光环境下,通过吸收环境光、室内光,对室内的电子元件进行持续供电,因此可以解决电子元件依赖外部电源这一严重制约物联网技术发展的问题,促进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魏路 王春)
关键词: 东华大学 氧化铟锡 有机光伏透明电极材料 物联网技术
推荐
-
-
-
-
富满油田累计生产油气突破1000万吨大关 我国超深层油气迈入规模开发新阶段
10月9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富满油田累计生产油气突破1000万吨大关,其中原油867万吨、天然气16亿...
来源:科技日报 -
-
-
-
-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 成功将遥感三十六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9月26日21时38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
来源:科技日报 -
东南亚电商巨头大规模要求被裁员工赔偿电脑损伤 苹果电脑2500起
网传东南亚电商巨头 Shopee 公司大规模要求被裁员工赔偿电脑损伤,苹果电脑都是 2500 起,Shopee ...
来源:凤凰科技
直播更多》
-
受捕蝇草对飞虫触碰刺激响应启发 科研人员让水凝胶做到“条件反射”
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受捕蝇草对飞虫触碰刺激响应启发 科研人员让水凝胶做到“条件反射”
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加快转变依盈利结构 石油巨头“大手笔”布局新能源产业
随着油价不断高企,石油巨头可用资金增...
-
沈岳松轻稀土基整体蜂窝式烟气脱硝催化剂技术 获中国化工学会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
-
呵护未成年人向阳成长 记大渡口区人民检察院检察主任梅玫
在重庆市大渡口区,知道梅玫这个名字的...
-
全球首次绘就家蚕超级泛基因组图谱 覆盖世界“丝绸之路”
家蚕基因组研究有了数字字典。10月9日,...
资讯更多》
焦点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学家 发现调节植物生长的氮营养“开关”
- 首笔供应链投行ABS 近日在深交所成功发行
- 成功投产运营一周年 日照港集装箱码头交出亮丽答卷
- 俄罗斯秋明国立大学提出一种新方法 可将有机废物转化为环保生物炭
-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升至80.61分 高价值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3个月
- 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河北为实体经济发展引入“金融活水”
- 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启动仪式 近日在北京国家植物园举行
- 中国石油集团组织专家 对兰州石化长庆乙烷制乙烯项目智能化工厂建设工作进行验收
- 罕见钻石“讲述”水的故事 地球660公里深处或存在矿物结合态水
- 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河南省发布大数据产业发展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