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都签了、提车又要钱 小鹏的经销商是在骗补吗?
最近,新势力造车小鹏汽车出了点事,被车主质疑 “ 阴阳售价,骗补贴 ”。南京的陈先生 10 月份订购了一辆小鹏 P7 ,整车总价 279650 元,包括 5000 元的定金,所以尾款就是 274650 元,双方也签了合同盖了章。结果等到陈先生提车的时候,4S 店的销售说得加价 11200 元才能交付。
访问:
阿里云服务器精选特惠 爆款免费试用3个月
咋回事呢?
南京的陈先生 10 月份订购了一辆小鹏 P7 ,整车总价 279650 元,包括 5000 元的定金,所以尾款就是 274650 元,双方也签了合同盖了章。
结果等到陈先生提车的时候,4S 店的销售说得加价 11200 元才能交付。
仅仅不到一个月,这白纸黑字的合同,小鹏就不认了?
更让世超震惊的是这名销售后面说的话。
这种阴阳合同是 “ 统一操作 ” 啦。
因为 30 万以上的车是拿不到国家的新能源补贴,所以我门店专门把合同的价格给你搞在 30 万以下。
这样你我就都能拿补贴了,你付的还是本来车的价格,咋能说我多收你钱了呢。
说白了,这个合同的价格是做给 “ 上面 ” 看的,车主和 4S 店私底下另外交易,而且这是 “ 统一操作 ”,大家都这么干。
这事发酵以后,小鹏赶紧站出来回应。
大概就是说,“ 4S 的这名销售没有给客户讲清楚促销政策,客户误会我们了,车我还将按合同价交付给车主 ”。
世超推理了下这事的三种可能性。
首先政府补贴的政策是这样,续航里程大于等于 300km 且小于 400km 的车型补贴1.3 万,续航里程大于等于 400km 的车型补贴 1.8 万。
根据各地政策具体补贴收取政策不一样,其中一种是消费者在购车以后,由经销商直接向政府申请,到账后返回车主,还有一种是直接在现有车款里抵扣。
而车企这边,每卖出一辆新能源汽车就能拿到相应政府的现金补贴。
也就是说,这个补贴车主和消费者都是受益的。
一种是小鹏在薅 “ 国家补贴 ” 的羊毛,比如这辆车卖 31 万,为了拿补贴,小鹏把合同签成 27 万,这样买家和小鹏都能得到政府的补贴,然后车主再把剩下的几万私下补给 4S 店,“ 双赢 ”。
另一种就是 4S 店的销售想赚点外快,背着小鹏总部把 30 万以上的车用补贴价 27 万卖出去,然后从车主手里再捞点钱,世超觉得这事销售大概率不会做,除非他想进局子。
第三种就是小鹏的说法,全是误会,怎么个误会法,小鹏自己也没说清楚。
世超也翻了翻网友们的评论,有说车主不懂事的。
还有说 “ 骗补 ” 这事,好几年前就是这样,是新能源车企的一贯操作,这车主坏了行业的 “ 潜规则 ”。
为啥以前的新能源汽车要骗补呢?
因为以前的新能源汽车补贴给的是真的多,甚至一些公司全靠政府补贴才能活下去。
我们把时光倒流到 2009 年。
这一年,中央财政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开始给予补贴优惠,截止到 2021 年,已经补贴 12 年了,政府花了 1478 个亿,补了 191.59 万辆新能源汽车。
而最早一批吃补贴红利的,还并不是家用轿车,而是新能源客车,特别是纯电客车。
2015 年,堪称中国新能源客车发展 “ 元年 ”,这一年,客车巨头宇通客车获得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高达 68.565 亿,高出自己净利润 33 个亿。
当年造一辆纯电新能源客车,就能获得约 60 万左右的补贴。
2017 年,宇通客车一年就被补贴 48.62 亿,是当年的补贴榜第一名,比亚迪以 47 亿位列第二,中通 16.92 亿,中车时代 15.67 亿。
不过好景不长。
2018 年,随着新能源汽车偏向民用化,客车补贴的时代基本结束,中通客车一年的净利润直接下降了 80.87 %。
原来一辆新能源客车最高能补 60 万,2017 年新补贴标准出台后,补贴的上限就只有 30 万。
比亚迪也是,2017 年营收 1059 个亿,补贴金额 47 个亿,占比营收的 5% 左右。
到 2018 年,补贴占比下降到不足 4%。
而家用新能源汽车补贴这边也是这样。
从 2015 年到 2019 年,单个新能源汽车的补贴从原来的 10.64 万元降到 5.7 万元,足足少了 5 万。
不仅是补贴逐年减少。
这一补贴政策其实从 2020 年开始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但考虑到那时候新能源市场还是不够热闹,没有现在这种大厂入局,百花齐放的 “ 卷 ” 态。
消费者呢,对于高端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欲望也不是特别强烈。
所以,国家发改委联合科技部等 11 个部门发了个通知,把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长到 2022 年底。
在这两年时间,缓慢减少补贴金额和节奏,循序渐进的退出,也给车企和消费者们一个缓冲的时间。
读到这想必大家也看出来了,在 2015 到 2017 年左右,是新能源补贴最丰厚的时候。
当然了,也是骗补事件最多的时候,无论大小车企都想蹭蹭,鱼龙混杂。
造一辆纯电新能源大客车,国家就能给你补 60 万,所以那时候贼多造客车的企业骗补。
苏州吉姆西、苏州金龙、河南少林客车等车企都搞起了虚假订单骗补,每家企业基本都申请了 10 个亿左右的补贴。
但最后被查出来里面存在虚假合同、虚假配件和虚假里程等问题,所以同年 9 月,财政部就对这 5 家骗补车企进行通报批评。
罚了吉姆西 2.6 个亿,取消了它的生产资质。
而除了纯电客车,家用新能源车企骗补的也有不少。
比如当年的奇瑞,表面上申请了 1.26 万辆车要补贴,但核对以后发现这货就只有 6207 辆达标。
除了奇瑞还有北汽,它们申报了 597 辆东风小康,实际达标的只有区区 73 辆。
稍微有名气的企业都敢这么干,更别说那些二三线的小厂小电动车企业。
所以为了遏制骗补事件,官方也出台了一系列防骗指南。
比如新能源客车的累计行驶里程必须要超过 3 万公里才能领取补贴,并且对电池组能量密度、关键零部件信息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审核机制。
到今天的 2021 年,政策补贴审核已经越来越严格,几乎把鱼龙混杂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来了个大洗牌。
能留下来的,要么是背后靠着传统车企大厂,要么就是互联网资本牵头,比如智己汽车背后的上汽和阿里,极狐汽车后面的北汽,集度汽车背后的吉利和百度。
还有呢,就是新势力造车小鹏、蔚来和理想这样,掌握了些技术实力的新车企。
这一趟看下来,新势力造车有实力有资本,还要去干骗补这事的确太逊了,属实 “ 格局 “ 太小。
而站在咱们这些买车人的角度,新能源汽车也不再依靠补贴为卖点来吸引买家。
充满科技感的中控,科幻版的辅助驾驶能力,奢华简洁的内饰,新能源汽车的卖点一个接一个,而且各个特色鲜明。
咱也更加关注这些智能化、舒适性的提升和改变,补贴在大多数买车人眼里的比重,也在逐渐缩小,毕竟随便加个智能套件、音响和座椅加热啥的就得小几万。
所以国家这边,也大概率将在 2022 年结束长达 13 年的新能源补贴政策。
那么回到这次的主角,小鹏。
如果真的只是单个 4S 店销售人员的问题,那世超建议小鹏以及其它新能源车企,真是得多多培训自己的员工,尤其是 4S 店这些直接跟客户交流的销售们。
之前因为 4S 店销售错误宣传,给自家车企抹黑的操作,已经是数不胜数了。
但如果骗补这事真是如销售所说的小鹏这边 “ 统一操作 ”,都搁这 “ 阴阳合同两头吃 ”。
那就不好解决了,薅国家补贴羊毛这种几年前的蹩脚操作,怕不是得何先生亲自出面才能讲讲清楚了。
推荐
直播更多》
-
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马斯克 向Twitter发出收购要约
和外界预期的一样,特斯拉公司 CEO 埃...
-
特斯拉公司CEO埃隆马斯克 向Twitter发出收购要约
和外界预期的一样,特斯拉公司 CEO 埃...
-
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广达发布公告 配合防疫政策暂时停工
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广达今(13)日发布公告...
-
英特尔公司宣布斥资30亿美元 扩建美国奥勒冈州D1X工厂
英特尔公司宣布斥资 30 亿美元,扩建...
-
莆田电信积极组织开展安全运营专项工作 强化员工安全意识
为全面落实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云网安...
-
精准落实优惠税率 河北高企税费减免超百亿元
近日,记者从河北省税务局获悉,2021年...
资讯更多》
焦点
- 奇瑞新能源一季度达成50013辆销量 实现255.4%同比增长
- 昆山重新调整划定5个静态管理区 延长静默期7天
- 受苹果用户隐私政策调整影响 科技巨头2022年营收将减少近160亿美元
- 加快湖北数字化转型 5G信息技术重塑制造业发展形态
- 斯坦福大学团队发表论文 展示大脑运动皮层神经网络如何实现新记忆索引
- 广东首座华南唯一 广州汇云数据中心入选2021年国家新型数据中心名单
- 慢性疾病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 低龄化趋势明显
- 消除线路施工安全隐患 智慧光网云守护系统成为工地“火眼金睛”
- IMT-2020推进组蜂窝车联工作组第二十次全体会议 近日在线上举行
- 气候变暖将珊瑚推向耐热极限 人工智能助力寻找耐热珊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