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今日讯!盘龙区小坝社区“多点开花”走出社会治理“鲜活样板”

来源:掌上春城


【资料图】

青石板上火红的辣椒,屋檐下金黄的玉米,二十四节气之间,聚一方舞台一尺木桌。谁能想到,这样的温馨农家场景“隐世”于昆明北京路主轴线旁的小坝社区西村。

听取党的二十大报告后,盘龙区联盟街道小坝社区党委书记苏琼芬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她深知,为人民谋幸福,从来都不只是写在纸上、挂在嘴上,而是动真情、出实招、下真功夫。

作为扎根社区近40年的基层干部,苏琼芬见证了小坝社区从传统老旧到亲民化改造再到迈入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新定位的蝶变。

2020年“全国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名单中,盘龙区“民生‘小’实事撬动基层‘大’动员”案例成为入选的85个案例之一,是全省唯一入选案例。小坝社区正是这批案例的首批实践者、见证者、同行者。

治理格局由小到大,变“各自为战”为“抱团作战”。社区织密邻里连心网,让党组织的神经末梢连接到每个单位、楼栋、家庭,实现“邻里有形覆盖”。形成“街道指导—社区党委统筹—小区党支部主导—居民党员带头”的共治体系,麻线营、小坝西村、裕康花园离退休庭院党支部通过召集居民议事会,收集汇总居民意见113条,形成改造方案,成功申报民生小实事项目。

治理资源由散到聚,变“独角戏”为“大合唱”。牢固群团与群众联系链条,打造占地460多平米的小坝多元邻里坊活动空间,并对社区办公场所进行亲民化改造,布局“服务之家、回忆之家、民族之家、非遗之家、文化之家、学习之家”六大主题空间,把社区打造成为居民“易进入、可参与、能共享”的温馨家园。建立“小坝社区邻里基金”,动员辖区公共单位、企业、居民公益捐赠,将10%的公益售卖收益用于部分小区提升改造、困难群体帮扶等。

服务质效由低到高,变“主导者”为“旁听者”。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单元,切换居民自治主体角色,引导小区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通过开展“月光院坝会”“民声圆桌会”,了解民情、掌握民意,有效落实居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自治权和监督权,有效激发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社区党委从“主导”变为“指导”再变成“旁听”,而小区自组织则从“参与”转为“牵头组织”的角色。

基层凝聚民心,掌声就是人民的心声。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这天,少数民族群众纷纷穿上节日盛装,喜迎盛会。“党的领导是风雨来袭时最可靠的主心骨。作为党的基层工作者,不管是在抗疫的关键时刻,还是日常面对老百姓的‘民生小事’,只要能为群众当好贴心人,再苦再累都值得!”联盟街道党工委书记徐敏说。

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小坝社区蝶变的一步一脚印,正是顺应了新时代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要求,更是“多点开花”走出了联盟社会治理“鲜活样板”。(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胡耀元)

关键词: 联盟街道 自我监督 活动空间

推荐

直播更多》

关闭

资讯更多》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