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结果表明 热带刚果盆地泥炭正接近从碳汇到碳源临界点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一个德法共同资助的联合科研团队考察研究了中非泥炭地储存的碳对环境变化的敏感程度,以及其对气候和全球碳循环可能产生的影响。相关研究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泥炭地被认为是最大的陆地碳储库。在被水覆盖的区域,植物(即碳)会在缺氧条件下被分解和储存。当泥炭沼泽干涸时,它们反过来会向大气中释放大量温室气体。因此,泥炭地作为碳储存器只有在沼泽地不干涸的情况下才起作用。

2022年春,德国不来梅海洋环境研究中心恩诺·谢弗斯博士率领的考察队到刚果盆地中部采集了样本。这是德国和法国联合资助的一个国际研究项目,重点研究刚果的热带泥炭沼泽这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

通过对该地区的泥炭样本进行年代测定,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始终相同的模式。大约在7500—2000年前,有一个泥炭极度浓缩的阶段。通过地球化学分析,他们能够确定,尽管在此期间沉积了泥炭,但它分解并损失了大部分碳。目前,这一时期的浓缩泥炭只是原始数米厚的泥炭的残余物。利用现代气候数据、确切的泥炭分布和降雨重建的结果,谢弗斯和他的同事们能够确定泥炭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在什么条件下分解以及现在的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热带刚果盆地的泥炭正接近从碳汇到碳源的临界点。具体来说,在分解阶段之前,降雨条件对应于今天北美和南美、亚洲和大洋洲的热带沼泽;在分解过程中,每年的降雨量减少了大约1米;大约2000年前,情况再次稳定下来,泥炭又开始增长。然而,现在中非的泥炭沼泽的气候条件比其他热带沼泽要干燥得多。因此,科学家们得出了这一地区正危险地接近临界点的结论。(李山)

关键词: 热带刚果盆地 研究结果 泥炭沼泽 气候条件

推荐

直播更多》

关闭

资讯更多》

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