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突破11亿千瓦 比十年前增长近3倍
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突破11亿千瓦,比十年前增长了近3倍,占世界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的30%以上。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和在建核电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中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十年来,我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如何?不妨用数据来说话。
“发电装机、输电线路、西电东送规模分别比十年前增长了1.2倍、0.5倍、1.6倍。”国家能源局规划司副司长宋雯介绍,从保障能源供应的基础设施来看,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系统,发电装机达到24.7亿千瓦,超过G7国家装机规模总和。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达到226万公里,建成投运特高压输电通道33条,西电东送规模接近3亿千瓦。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何洋在介绍推动重大电力项目建设投产情况时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投产电源7000万千瓦。从2021年7月至今年6月底迎峰度夏之前,各类电源投产总和是1.8亿千瓦。此外,我国新投产了陕北到武汉、白鹤滩到江苏等跨省区的输电通道,向华东、华中地区输送能力增加了1200万千瓦。
从油气来看,宋雯介绍,目前,我国油气“全国一张网”初步形成,管网规模超过18万公里,比十年前翻了一番,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进一步巩固。
十年来,促进绿色转型的能源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突破11亿千瓦,比十年前增长了近3倍,占世界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的30%以上。水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和在建核电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宋雯说。
宋雯还提到,我国已建成的充电基础设施约400万台,形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网络。我国累计建成加氢站超过270座,约占全球总数的40%,位居世界第一。
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清洁低碳的能源基础设施。
十年来,能源惠民利民成果丰硕,能源普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人人享有电力”得到有力保障,能源民生基础设施日益普惠化。“城乡用能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十年来从22.5%提高到27%,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人均用电量超过英国、意大利等国家。”宋雯说。
数据显示,十年来,国家下达农网改造投资超过4300亿元,先后实施无电地区电力建设工程和农网改造升级,大电网覆盖到所有县级行政区,实现了村村通动力电,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在发展中国家里率先实现了人人有电用;全面完成光伏扶贫工程,累计建成装机2636万千瓦,惠及10万个村;因地制宜实施取暖设施改造,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73.6%。
值得一提的是,十年来,新型能源基础设施也蓬勃发展。
据介绍,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智能电网加快建设,2021年配电自动化覆盖率超过90%;智能化煤矿建设加速,已建成800余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建成多个5G+智慧火电厂,生产物联网系统覆盖众多油气田;新型储能多元化快速发展,规模超过400万千瓦。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构建了多元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形成了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宋雯说。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 世界可再生能源装机总 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
推荐
-
-
-
-
-
-
-
-
富满油田累计生产油气突破1000万吨大关 我国超深层油气迈入规模开发新阶段
10月9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富满油田累计生产油气突破1000万吨大关,其中原油867万吨、天然气16亿...
来源:科技日报 -
-
直播更多》
-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研究员盘和林:坚持“脱虚向实”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原动力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
-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研究员盘和林:坚持“脱虚向实”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原动力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
-
整合信息技术优势 南通打造“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在江苏省南通市都市农业公园,众...
-
重庆首个搭载5G基站的无人飞艇成功试飞 最大设计升空高度达300米
近日,重庆首个搭载5G基站的无人飞艇试...
-
世界上最大天文数码相机 在斯坦福直线加速器国家加速器实验室亮相
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数码相机在美国能源部...
-
受捕蝇草对飞虫触碰刺激响应启发 科研人员让水凝胶做到“条件反射”
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