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讯!俄罗斯版的“星链”来了
10月22日,俄罗斯“联盟-2.1b”运载火箭从东方航天发射场升空,将“球体”项目首颗卫星“斯基泰人-D”和3颗“信使-M”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之所以俄罗斯发射卫星这件事要专门提出来,是因为“斯基泰人-D”卫星非常不一般——它被称为是俄罗斯版“星链”的首颗实验卫星。
【资料图】
老司机之前已经多次介绍过美国SpaceX公司的“星链”卫星星座,特别是它在俄乌冲突中的突出表现,简直成为了俄军的“眼中钉”。但问题在于,“星链”卫星数量多、价格便宜,根本不怕俄军的硬打击——SpaceX公司CEO马斯克甚至扬言,“星链”卫星的发射速度比对手的摧毁速度更快;而它采用互联网思维的快速软件升级策略,又多次挫败了俄罗斯的黑客攻击手段。
吃够了“星链”的亏之后,作为航天强国的俄罗斯推出类似产品,就是非常自然的事了。根据俄罗斯方面的介绍,俄罗斯提出了对应的“球体”卫星星座。后者由超过600颗卫星组成,虽然这个数字无法与“星链”高达1.2万颗卫星的庞大规模相比,但也可以算是相当的大手笔了,而且它们的功能更为复杂。
“球体”卫星星座
按照俄罗斯前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德米特里·罗戈津的说法,“球体”卫星星座项目包括运行在不同高度的多种卫星,具备卫星通信服务、对地观测等不同功能,从而让俄罗斯拥有“最现代化的太空通信和监控系统”。
22日发射的“斯基泰人-D”卫星质量不到200公斤,功耗约为250瓦,有效寿命为3年。它属于“斯基泰人” 宽带互联网卫星系统,与“星链”功能接近。据说,由于俄罗斯互联网卫星星座运行在870公里的轨道高度,高于美国“星链”的运行高度,且主要服务对象集中于俄罗斯附近,因此只需要288颗卫星就可以为俄罗斯周边,尤其是地面通信设施稀少的北极航道沿线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和通信服务。
但“球体”卫星星座并不只于此。它还包括在距离地面3.6万公里地球静止轨道的“快车”和“亚马尔”两大系列高端通信卫星。此外还有运行在高椭圆轨道的“快车-RV”通信卫星,主要用于提供北极互联网服务,预计将于2025年底发射首颗卫星。
此外,“球体”卫星星座中还包括用于物联网的“马拉松”系列卫星。物联网设备对网络连接有着高带宽和低延迟的苛刻要求,因此“马拉松”系列卫星的运行轨道高度最低。
据称,俄罗斯下一步还将尝试在这些运行在不同轨道的卫星之间测试激光通信等最新技术,以提高数据传输能力。
与“星链”不同的是,“球体”卫星星座还包括“检阅”地球遥感卫星和“金雕”对地观测卫星。罗戈津表示,这些卫星利用相同的卫星平台,但会配备不同的雷达和光学传感器,“将使我们能在夜间和透过云雾看到地面情况”。
由此可见,“球体”卫星星座并不能简单地说成是俄罗斯版“星链”,它的组成和功能要复杂得多。事实上,相关规划早在2018年就已经提交俄罗斯政府,它将俄航天系统四散的各种卫星进行全面的整合,凝聚了俄罗斯重整航天的雄心。
但必须强调的是,虽然首颗实验卫星已经上天,但俄罗斯的“球体”卫星星座恐怕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就是钱——航天工程本来就是“高风险”“高投入”的行业。俄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曾估算该项目将花费1.5万亿卢布(约243亿美元),远超俄罗斯的承受能力。几经周折后,2021年底俄政府确认给“球体”卫星星座的总拨款额为1800亿卢布(约合29亿美元)。按照计划,2022年为该项目提供140亿卢布的政府拨款,2023年和2024年都为180亿卢布,2025年下降为85亿卢布。为弥补资金不足,该项目后续还需要通过引进私人企业和风投进行募资。
而按照“星链”卫星的经验,建造和发射卫星还只是“花钱如流水”的开始,真正的大头集中在运营阶段。马斯克近日宣称,光是为了保证乌克兰的两万套“星链”地面终端正常使用,每个月就要花费数千万美元……对于经费窘迫的俄罗斯航天部门而言,这么“烧钱”恐怕实在玩不起。
此外,俄罗斯航天专家2021年曾披露,俄民用通信卫星超过70%的部件来自国外。在当前俄罗斯遭到西方空前制裁的背景下,如何提升俄卫星的国产化率,同样是短时间内难以克服的问题。
访问:
阿里云 - 最高1888元通用代金券立即可用
推荐
-
-
-
-
-
-
-
-
-
富满油田累计生产油气突破1000万吨大关 我国超深层油气迈入规模开发新阶段
10月9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富满油田累计生产油气突破1000万吨大关,其中原油867万吨、天然气16亿...
来源:科技日报 -
直播更多》
-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研究员盘和林:坚持“脱虚向实”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原动力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
-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研究员盘和林:坚持“脱虚向实”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原动力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
-
整合信息技术优势 南通打造“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在江苏省南通市都市农业公园,众...
-
重庆首个搭载5G基站的无人飞艇成功试飞 最大设计升空高度达300米
近日,重庆首个搭载5G基站的无人飞艇试...
-
世界上最大天文数码相机 在斯坦福直线加速器国家加速器实验室亮相
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数码相机在美国能源部...
-
受捕蝇草对飞虫触碰刺激响应启发 科研人员让水凝胶做到“条件反射”
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