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最新:呈贡区:“非遗+文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
昆明信息港讯 通讯员孙思琪近年来,呈贡区以非遗文化为基础,将非遗文化渗透至文创产品设计的各个方面,借助非遗文化推动文创市场发展,真正激发文创产品的内在活力。
呈贡瓦猫于2005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呈贡瓦猫张口露齿,双目炯炯,耳朵高耸,形貌活泼,脑门上的“王”字昭示着它是威风的“大猫”—老虎。在胸前有一块方形八卦图,用来克邪降鬼。当地人喜欢将它安置在居所正中上方房顶、飞檐或门头的瓦脊上,吞食一切冲范本宅的疾疫祸害和妖魔鬼怪。它的安置方向为面朝外,尾朝内,尾后中空,也有招财进宝的寓意。自2007年来,瓦猫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慢慢淡出了公众视野,瓦猫的需求量在减少,坚持制作瓦猫的工匠也越来越少,瓦猫好像“失宠”了。从屋顶走下来的瓦猫,如何才能重新进入人们的生活,继续焕发其独特的生机与活力?呈贡区积极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通过“非遗+文创”,让瓦猫又开始“复活”了。
呈贡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呈贡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文化素材和创意源泉,文化创意产业也给呈贡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其提供了创新机制和融入现代社会的平台。
呈贡瓦猫跳下屋脊与时代相拥,经设计后以卡通形象被做成了胸针、抱枕、杯子、贴纸等文创产品,深受大众喜爱。不止瓦猫,呈贡区还结合菱角、剪纸、刺绣非遗,设计制作了冰箱贴、布袋、衣服、笔记本等共30余款非遗文创产品,成为了当今大众身边的装饰品、文具、办公用品等,它们走进了琳琅满目的超市商店,走进了文人墨客的书斋雅院,成为了男女老少青睐的装饰艺术品,重新“得宠”。
呈贡现已成为闻名遐迩的“花灯之乡”“滇戏窝子”“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拥有农民画、板凳龙、菱角编制、瓦猫制作、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地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积累创造形成,并世代流传下来的灿烂成果,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烙印和智慧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蕴含的精湛的传统技艺、深厚的民族思维、独特的文化基因正是当代全球化同质化时期所缺少的。
近年来,呈贡区大力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呈贡区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呈贡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试行)》《关于加快推进呈贡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呈贡区关于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建立了每年100万元的文产扶持资金,首次成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的,一次性给予5万元资金补助,对在库规模以上、营业收入达1亿元、年均增长10%的文化企业一次性补助10万元。被评为国家级、省级、市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分别给予20万元、15万元和10万元的资金补助,落实各项税收扶持政策,对经认定高新技术资格的文化创意产业,给予税收扶持政策等,大力发展VR/AR产业、数字创意产业,加快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广泛应用,加强产业服务保障,强化产业人才支撑,加快引进高端产业人才,加快文化人才培养,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为推动全区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推荐
-
-
-
-
-
-
-
-
-
富满油田累计生产油气突破1000万吨大关 我国超深层油气迈入规模开发新阶段
10月9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富满油田累计生产油气突破1000万吨大关,其中原油867万吨、天然气16亿...
来源:科技日报 -
直播更多》
-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研究员盘和林:坚持“脱虚向实”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原动力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
-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研究员盘和林:坚持“脱虚向实”增强数字经济发展原动力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
-
整合信息技术优势 南通打造“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在江苏省南通市都市农业公园,众...
-
重庆首个搭载5G基站的无人飞艇成功试飞 最大设计升空高度达300米
近日,重庆首个搭载5G基站的无人飞艇试...
-
世界上最大天文数码相机 在斯坦福直线加速器国家加速器实验室亮相
世界上最大的天文数码相机在美国能源部...
-
受捕蝇草对飞虫触碰刺激响应启发 科研人员让水凝胶做到“条件反射”
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