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市:劳动综合实践教育让学生爱上劳动
昆明信息港讯 通讯员贾建荣耕田、撒种、收割、编织、做腌菜、做茶包,在劳动中收获知识,让学生爱上劳动。近日,安宁市八街小学在摩所营田间地头举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暨劳动教育活动,拉开了安宁市综合实践活动暨劳动教育“体验农耕文化”活动的序幕。
亲身参与耕田,体验劳动艰辛
该活动以体验农耕,补足劳动教育,发展劳动教育体系为发力点,五育并举的素质教育实践成果,引导广大青少年以劳动为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的价值观。
我也要学织布
据了解,2021年以来,安宁市成立29个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带动全市中小学深入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安宁市第二中学利用学校空地,开辟了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季节变化中观察庄稼的成长,体验劳动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优良品质。青龙学校开辟了以养殖中草药为主的种植园,通过对各类中草药的生长特点、地理分布特点、识别方法,药用价值的了解,学生通过看、摸、嗅等亲身体验对中草药进行全面了解和认识。
安宁市第二幼儿园充分利用“一米菜地”提高孩子劳动实践技能
安宁市还将劳动教育课程与学校特色无缝整合,挖掘具有实践性、特色化的劳动教育内容。安宁三幼“1米菜地”为学生在近距离观察中学习农事知识、探究农科世界,尝试农业技术,提高自身劳动实践技能。安一中“书院菜园”,通过开展体验劳动教育,传承乡土文化。各校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劳动教育要素,培养学生劳动品质和素养。安宁二幼紧扣“二十四节气”主题,开发“节气习俗”“节气诗词”等课程内容,深入挖掘二十四节气的科学知识、文化内涵和劳动元素开展劳动实践教育,让学生通过制作树叶书签、探秘花卉等实践探究活动,进一步体验和了解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劳动文化。
孩子们展现劳动成果
下一步,安宁市将积极探索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多学科融合,促进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教育课程资源“双向融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生活出发,引导少年学生在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双减”的同时,积极参与力所能及、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以“减”促“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增强追求幸福生活的劳动本领。
推荐
直播更多》
-
新形势下 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如何做?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提...
-
新形势下 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化如何做?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提...
-
整合法治教育培训资源 阿勒泰打造家门口的“法学院”
物业公司提供服务期间收到设置在小区电...
-
破解5G网络痛点 小基站破解“利器”步入5G时代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月,我...
-
国内首例 全球首款通用型介入手术机器人“上岗”
近日,在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心内...
-
微软与网易云课堂达成合作 打造多元化数字技能人才项目
微软中国近日宣布与网易有道旗下在线职...